由安徽省地震局提出并归口,安徽省震灾风险防治中心与安徽拓山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联合起草的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 4655—2024《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数据库建设指南》 已正式实施。此举标志着安徽省在推进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数字化转型中取得了里程碑式的突破,我司作为核心技术支持单位,在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一、 直面行业痛点,定义数据治理新范式
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产生的数据,具有多源性、海量性、时空性与专业性强等特点。长期以来,数据标准的缺失导致成果质量参差不齐,数据价值难以深度挖掘和应用。本标准直面这一核心痛点,旨在建立一套科学、完整、可扩展的数据资源体系。我司将软件工程中的“数据建模”思想与地震工程的专业知识深度融合,主导设计了标准中的数据内容、格式与编码核心框架,确保了标准既契合专业需求,又具备优异的工程可实现性。
二、 深度解构标准:我们的技术贡献与创新
在本标准的编制过程中,我司的技术贡献具体体现在以下层面:
全要素数据模型设计: 我们系统性地梳理并规范了“项目-区域-钻孔-测线-参数-模型”六大实体对象及其关联关系,构建了覆盖评价工作全流程的数据模型。特别是对“土层模型”剪切波速、密度等关键岩土参数,以及“地震动参数”中多概率水准(如50年超越概率2%、10%)的
a_max
、T_g
等核心指标的标准化定义,为地震动模拟与场地效应分析提供了精准的数据输入。智能化编码与关联规则: 我司创新提出的
QP_XXXX
数据库命名规则与YSDA_项目编号_档案代码
的原始档案管理体系,实现了结构化数据与非结构化原始档案(报告、图件、图像)的智能关联与一体化管理,解决了长期困扰业界的“数档分离”难题。面向未来的架构前瞻: 标准中明确要求采用CGC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并预留了栅格数据接口,这为未来与城市信息模型、智慧城市时空大数据平台进行无缝对接和数据融合,预留了广阔的技术空间,体现了标准的前瞻性。
三、 从标准到解决方案:拓山科技的实践与承诺
参与标准制定,夯实了我们在行业内的技术领导地位。基于此标准,我司已率先研发并推出了 “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数据管理与应用一体化平台” 。该平台内置本标准数据规范,可实现从数据采集、质检、入库、管理到分析应用的全流程数字化,助力客户高效合规地完成评价工作,并深度挖掘数据资产价值。
结语:
“一流的企业做标准”。能够参与此项省级地方标准的制定,是拓山科技坚持以技术创新驱动发展的必然结果。我们不仅是标准的起草者,更是其最坚定的实践者和推广者。安徽拓山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期待与各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勘察设计院所及园区管理机构合作,共同推动该标准的落地应用,以数字之力,为安徽省的防灾减灾事业与公共安全保驾护航。
关于我们:
安徽拓山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地理信息系统、智慧防灾与行业应用软件研发的高新技术企业。我们致力于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为城市安全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专业的数字化解决方案。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